一种保护膜、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

  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膜、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及移动终端。


  背景技术:

  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,移动终端(如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)越来越普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。为了防止移动终端刮花等情况,用户一般都会在显示屏的玻璃盖上贴合一保护膜。现有技术中,移动电子设备隔热膜保护膜一般包括两种,一种是PET保护膜,另一种是钢化玻璃保护膜。然而,无论是PET(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)保护膜,还是钢化玻璃保护膜,两者的导热系数低,导致散热性能差,不利于移动终端的散热。尤其是,随着移动终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,其内的热源也越来越多,散热效果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。

  技术实现要素:

 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膜、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及移动终端,以解决移动终端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。

  一方面,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膜,包括散热层、用于与玻璃盖板粘接的粘接层,所述散热层与所述粘接层层叠设置。

  另一方面,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,包括玻璃盖板以及如上所述的保护膜,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上,其中所述粘接层粘接于所述玻璃盖板。

  再一方面,一种移动终端,包括如上所述的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。

 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,保护膜由散热层与粘接层层叠设置构成,使用时,将粘接层粘接于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上,即可实现对玻璃盖板的保护作用。并且,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设置有散热层,移动终端发出的热量经粘接层传导至散热层,热量迅速地沿散热层散开,即可实现热量从点到面迅速地散开;散开后的热量也以面的方式迅速地向外界辐射,实现热量的迅速扩散,有效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,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  附图说明

  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,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,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,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,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,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。

  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的示意图;

  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的示意图。

  具体实施方式

  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、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,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,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。应当理解,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,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。

  实施例一:

  参照图1,一种保护膜,包括散热层1、用于与玻璃盖板粘接的粘接层2,所述散热层1与所述粘接层2层叠设置。

  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,保护膜还包括防水保护层3,所述防水保护层3层叠设置在所述散热层1上的与粘接层2相对的表面。这样,保护膜由防水保护层3、散热层1以及粘接层2三者依次层叠构成,确保依附于保护膜表面的水滴、汗水等液体不会经保护膜渗透至移动终端,具有更优的保护作用。

  本实施例中,所述防水保护层3为超疏水性涂层;超疏水性涂层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,液体于超疏水性涂层的表面无法发生渗透作用,也难以进行扩散,类似于液体滴在荷叶上的效果,使得液体难以残留于保护膜的表面,防水作用更佳。其中,超疏水性涂层可以是二氧化硅涂层。

  本实施例中,所述散热层1为石墨烯层。首先,石墨烯是已知的最薄、最坚硬的纳米材料;因此,将石墨烯层设置在保护膜当中,能够充分地发挥其高强度、高硬度的特点,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,可以有效的保护手机屏幕不划伤。其次,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(吸光率仅为2.3%);因此,保护膜中设置有石墨烯层不会对移动终端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。再次,由于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/m·K,远远地高于现有的PET保护膜(导热系数为0.2W/m·K)和钢护玻璃保护膜(导热系数为1.5W/m·K),使得石墨烯层具有超强的导热能力;以及石墨烯的表面发射率高达96%,使得石墨烯层具有超强的热辐射能力。因此,当移动终端发出的热量经粘接层传导至石墨烯层时,热量迅速地沿石墨烯层散开,即可实现热量从点到面迅速地散开;并且,散开后的热量也以面的方式迅速地向外界辐射,实现热量的迅速扩散,有效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,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此外,石墨烯具有一定的延展性,能够伸展20%;因此,保护膜中设置有石墨烯层有利于保护膜与玻璃盖板的贴合,且贴合效果好,不容易分层。同时,石墨烯层也具有一定的耐水性,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。

  本实施例中,所述粘接层2为丙烯酸粘胶层,或者,所述粘接层2为有机硅粘胶层。由于上述两种类型的粘胶层粘性适中、粘附剥离后无残留、无痕迹以及无污染,利于用户后续使用过程中对保护膜的更换;因此,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粘接层优选采用上述两种类型的粘胶层。

 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,保护膜由散热层1与粘接层2层叠设置构成,使用时,将粘接层2粘接于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上,即可实现对玻璃盖板的保护作用。并且,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设置有散热层1,移动终端发出的热量经粘接层2传导至散热层1,热量迅速地沿散热层1散开,即可实现热量从点到面迅速地散开;散开后的热量也以面的方式迅速地向外界辐射,实现热量的迅速扩散,有效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,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  实施例二:

  参照图2,一种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,包括玻璃盖板4以及如上所述的保护膜5,所述保护膜5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4上,其中所述粘接层2粘接于所述玻璃盖板4。具体地,所述粘接层2粘接于所述玻璃盖板4的正面。

 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,由于保护结构包含了上述的保护膜;该保护膜由散热层1与粘接层2层叠设置构成,使用时,将粘接层2粘接于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上,即可实现对玻璃盖板的保护作用。并且,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设置有散热层1,移动终端发出的热量经粘接层2传导至散热层1,热量迅速地沿散热层1散开,即可实现热量从点到面迅速地散开;散开后的热量也以面的方式迅速地向外界辐射,实现热量的迅速扩散,有效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,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  实施例三:

  一种移动终端,包括如上所述的玻璃盖板的保护结构。其中,移动终端包括手机、导航仪、平板电脑、照相机、手提电脑、智能穿戴设备中的至少一种。

 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,由于移动终端包含了上述的保护结构;保护结构包含有保护膜,该保护膜由散热层1与粘接层2层叠设置构成,使用时,将粘接层2粘接于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上,即可实现对玻璃盖板的保护作用。并且,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设置有散热层1,移动终端发出的热量经粘接层2传导至散热层1,热量迅速地沿散热层1散开,即可实现热量从点到面迅速地散开;散开后的热量也以面的方式迅速地向外界辐射,实现热量的迅速扩散,有效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,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  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,需要理解的是,术语“上”、“下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,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,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、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,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。

  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,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。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、结构等近似、雷同,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,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